为何“午时三刻”斩首示众?看看这4点,就知道古人想得多周到

古人对于处斩是非常谨慎的,一般很少有电视剧出现的,一个县令就可以判处一个人死刑的情况, 而是要层层上报刑部,刑部认为没有问题就会签发择日处斩。

如果刑部认为不妥,就会发下重审,如果下面的地方官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要把这个案件移交给大理寺,接着审查,直到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如果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或者是案件重大,最后一步,就是交给皇帝裁断,御审是最后一步了,也就是终审。

处斩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斩立决”,一种是“秋后处斩”。

秋后处斩是从唐代开始的,因为按照五行生克来看,秋天是属于“金”,我们通常说“金风送爽”就是指的秋风,秋天属金,掌刑罚,所以秋天最适合杀人了,这就是秋后处斩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具体的处斩时间,为什么一般会定在“午时三刻”?

综合起来,无外乎下面的四点原因:

1、阴阳的观念

古人特别重视阴阳的概念,《易经》里就指出“一阴一阳谓之道”,天道就在这一阴一阳的转换里,而“易”字本身也是代表阴阳的,因为易字分开就是日和月,日月正是阳和阴的代表。阴阳的概念,具体 到每一天,夜晚为阴,白天为阳,阴气最重的就是子时,也就是23点到半夜1点这段时间,同时,这也是“一阳来复”的时候,也就是在阴气最重的时候,生出一丝阳气,阳气会越来越上升,阴气会越来越下降,一直持续到午时,也就是中午的11点到下午一点,达到了阳气的顶点,再往后就是阴气渐生了。

上面的知识理解了以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处罚犯人,这个时候正是接近最正午的时候,阳气最足,可以冲淡死人的阴气,甚至在正午的烈日之下,犯人会魂飞魄散,也不用化为厉鬼,以后也不用再超生了。

2、刽子手的心理建设

对于行刑人来说,杀人毕竟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就如同现在的火葬场工资高得吓人,但也很少有人愿意去火葬场工作一样,刽子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也要进行心理建设啊!你要让他在一个阴雨天,天不亮就行刑,他也会觉得心情不对,但是大日暴晒之下,他的心情也会变得晴朗起来。

3、示众的需要

我们一般会说“午时三刻,斩首示众”,也就是说对犯人进行斩首的目的,除了处罚犯罪以外,还有一个社会教育警示的作用,你想,看到了这种森严血腥的场面,对观众的心理会有一个强烈的冲击,那些想要作奸犯科的人,会不会犹豫一下,我靠, 这TMD的太惨了,我还是不要犯罪了吧!

这个示众的意思,当然是观看的人越多越好,如果你在上午九点把犯人处斩了,那么大家都在工作,你说还要请假去看杀人吗?这样很多人都不方便观看, 这就让示众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中午除了餐饮行业之外,其它行业一般都要休息了,这时候大家都有时间了, 来来来,看看杀人!

4、对犯人的人文关怀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古代就是很封建的,没有人权,其实不是这样的。

从孟子开始,就产生了民本思想,历代的儒家学者,也都在重视人的基本权利上一直坚持不懈,“民为邦本”,“为政以德”,“敬天保民”, 这都体现了对于老百姓的关怀。

犯人当然也是人,所以对于犯人来说,吃断头饭也是一种关怀,午时三刻之前,犯人应该可以吃上一顿饭,然后做一个“饱死鬼”,同时人们一般在中午吃完饭时就会血稠犯困,对于犯人来说,越是清醒也就越是痛苦,如果这时候他一犯困,分神之下,一刀斩首,犯人也会更少痛苦,这也是算是最后的一刻的人文关怀了吧!

处斩正常情况下,都是一刀两断,没有生还之理的,那么,有没有不死的呢?

为了防止“狸猫换太子”这种掉包,行刑前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验明正身,这一步万万错不得,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可以找一个相似的犯人代替。

当然,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讲过一件“真事”,就是行刑之后发生的奇事。

犯人和刽子手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犯人在行刑前就恳求刽子手放他一条生路,大家都知道,在多重监督之下,刽子手是没法放他生路的啊,但是朋友死到临头来求自己,刽子手也觉得难办,就对犯人说:

“没问题,徒刑时,我一摸你的脖子,就是信号,你就拼命地跑掉就行了。”

当然,这是刽子手骗朋友的, 但是这个犯人朋友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当处刑时,刽子手一摸他的脖子的时候,他就真的拼命地跑了,一直跑到了邻省,隐姓埋名开了一个酒馆,后来还娶妻生子。

直到很多年后,刽子手到这里出差,恰巧遇到了朋友,一见之下,顿时吓得神魂出窍,原来当日他确实是把犯人处刑了。

犯人朋友很感谢他,就请他喝酒,刽子手最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说,你不是已经死了吧!

这个犯人朋友一听这句话,就化为了一滩脓血死掉了。

在解释这种现象时,南怀瑾提到了佛教的“意生身”的概念,也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的意识会分化出来,重生成另外一个自己,这就是意生身。

到底有没有?

这个留给大家讨论吧!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