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奥密克戎的内在致病力到底如何? 独家焦点

香港大学的Ben Crawling博士是著名的呼吸道病毒专家,疫情以来他发表了多篇新冠研究论文。他的团队于2月21日上载了一篇关于新冠疫情在香港的预印本研究,结果非常有意思,他也在社交媒体上做了进一步解读。

先看背景情况:


(资料图片)

三年疫情中,中国香港共有超过110万例确诊新冠病例,其中32,222人住院,9,669人死亡。

疫情前两年,每1000人中,只有1.7例确诊病例,总共213名死亡。到2022年1月,香港三岁以上的人群中约70%接种过至少两针疫苗,但是老年人的接种率较低。

从2022年3月开始,奥密克戎BA.2浪潮呼啸而来,每1000个人中即有164名确诊病例,总共死亡9157人。

这个预印本主要分析了新冠住院和死亡情况,作者把疫情大致分为奥密克戎之前的“原始株期”和“奥密克戎期”进行对比,下面来看几个研究结果和相应的图。

图1

图1上方:红色是确诊病例,黑色是死亡病例。这个图一目了然,可以看出大片黑色(即大多数新冠死亡),发生在2022年春季奥密克戎突然降临、医院手足无措之际。

图1中间:是确诊病例的住院率。可以看出需要住院的百分比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和疫苗接种及抗病毒药的使用相关。到2022年5月以后,只有极少数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

图1下方:是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注意星号处是有一段时间住院病人的病死率较高,这是因为医院被挤兑了。另外,“原始株期”的感染,从住院到死亡平均18天,奥密克戎时期降到8天。

图2

图2:作者把住院死亡率最高的一段时间拿出来进一步分析。2022年2月21日到3月6日之间,医院被冲击最厉害,住院死亡率是冲击之前的三倍。

Crawling教授指出,公共卫生措施“拉平曲线”的概念,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冲击医院的风险。

图3

图3:现在大家都说奥密克戎mild,就是得病后症状比较轻微,那这个mild是因为大家都打了疫苗?还是奥密克戎内在致病性就比原始病毒株轻?

这个研究不好做,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很多人都已经被各种病毒株感染过。而香港因为开始两年疫情控制得很好,很少有人感染过,几乎还是一张白纸,正好可以用来分析奥密克戎的内在致病能力。

研究者对比了两组没有接种疫苗的病人,都是老年人,以前都没有感染过。一组是感染了原始病毒株,另一组在医院被冲击之前感染了奥密克戎。所以这两组病人都是在医疗资源充沛、岁月静好的时候被感染的。结果发现这两组住院病人的死亡率类似。

所以奥密克戎的内在致病力和原始株差不多,奥密克戎显得更轻只是因为大多数人打了疫苗

最后,他们又把奥密克戎住院病人的死亡率和上一次2009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时的病人进行对比,发现在疫苗接种率中等偏高的情况下,奥密克戎住院病人和2009年流感住院病人有类似的死亡风险。

最后,Crawling博士总结说,随着加强针的普遍接种和有效抗病毒药的推广,希望新冠的实际致病力会进一步下降。

关键词: 香港研究奥密克戎的内在致病力到底如何 新冠疫情 奥密克戎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