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日讯!晋迎新春 团圆山西|探秘文化宝藏,绽放韵味山西

“岁岁闹新春,轰天锣鼓敲”

走进山西


【资料图】

处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

山西民间锣鼓

有着悠久浓厚的历史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鼓乐

它以丰富多彩的鼓种和动人心魄的气势

擂出了黄河的磅礴、汾河的温润和太行山的巍峨气势

擂出了山西儿女的纯朴率真

其中太原锣鼓、高台花鼓、绛州鼓乐等颇具代表性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由社鼓演变传承而来

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太原锣鼓以铙、钹的特有声响取胜

演奏形式主要有“齐打”“对打”

“大小家具对打”三种

演奏紧凑时如万马奔腾

轻敲似流水潺潺

重击时如闪电轰鸣

(高台花鼓)

在山西运城稷山县

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

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

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

就一定有花鼓表演

稷山高台花鼓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

其汇集了音乐、武术

戏曲、杂耍等民间艺术元素

形成热烈欢快、干脆利落、

有声有色的独特艺术风格

舞者通过登上用数张方桌

搭起的高台表演花鼓舞

动作难度大,极具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

以振奋人心的鼓乐表演

表达了黄河儿女淳朴、

乐观、豪迈的品质和气魄

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祈愿和希望

(绛州鼓乐)

绛州鼓乐以花敲鼓最具代表性

它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

有十几种敲奏技法

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色彩

其声韵粗犷有力,气势浑厚磅礴

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故绛州鼓乐素有

“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伞头秧歌)

锣鼓现场,热情高涨

鼓声中传达出浓厚的民俗气息

伴随着鼓声,山西伞头秧歌随之而来

群众性歌舞活动的艺术大展示

手执花伞者领头大家歌、舞、吹、奏

形式极富特色,让人目不暇接

场面井然有序,且规模宏大

小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

将春节的热闹气氛瞬带向高潮

提到秧歌

那便不能不提规模同样壮观的

左权小花戏和徐沟背棍

据旧《辽州志》记载

每逢元宵佳节

街巷门首均张灯垒火

村中男女集队而行

走遍大街小巷

名曰“丢百病”

有消灾祈福之意

随着时代发展,它融合歌、舞、剧于一体

演变成为了今天的“小花戏”

(左权小花戏)

小花戏是表演者手持彩扇

轻盈灵巧扭摆甩

一步三颠膝要颤

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彩扇如蝶般舞动

这一朵朵舞动的彩花

是左权对新年摇摆的旗帜

是迎接新气象的盈盈笑意

与此同时

徐沟人正在表演着背棍

徐沟背棍被誉为棍尖上的“空中芭蕾”

以独特的形式展现戏剧艺术

舞蹈动作飘逸、造型优美

杂技惊险奇妙、服装色彩缤纷

美妙绝伦地展现山西韵味

和徐沟独有的新年风采

(徐沟背棍)

(徐沟背棍)

室外热火朝天

室内亦是如火如荼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

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

逐步发展成为如今山西的四大梆子

即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晋剧,又名“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

圆润、亲切,道白清晰

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

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蒲剧,晋中和晋北称之为

“南路梆子”或“南路戏”

音调高亢,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

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

结合当地民歌小调

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

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

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

俗称“昆梆罗卷黄”

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

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晋剧)

山西拥有着异彩纷呈的舞台剧目表演

既有以古喻今的廉政剧目

也有催人奋进的革命题材作品

还不少厚重大气的历史题材演绎

选题丰富,“晋”彩缤纷

(晋剧)

除了上述提到的精彩纷呈的内容

还不得不说说我们孝义的木偶戏和

广泛流传于山西东南部的上党八音会

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属杖头木偶戏

真人通过插于木偶上头的一根木杖

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

加以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

碗碗腔、晋剧等唱腔

随着服饰、道具、头、眼、

手、脚等部位的联动表演

将真实情感通过木偶传达给观众

造型精美,神态灵活生动

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

操作传神逼真

表演手段独特而闻名国内外

素有“三晋奇葩”之美称

传统艺术,韵味无穷

(孝义木偶戏)

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

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

因演出时主要使用鼓、锣、钹、笙、

箫、笛、管等八种乐器

故名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有文场、武场之别

文场为唢呐、丝竹

武场为梆、鼓、锣、镲

文场突出唢呐吹奏技巧

奏出喜怒哀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

能吹奏各类歌曲和整本戏文

武场掌握演奏节奏情绪

击鼓花样迭出

锣镲节奏有致、嘹亮利落

上下翻动、金光闪耀

两者吹打轮番、互为激励

相呼相应、配合默契

给人以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美感

(上党八音会)

山西民风民俗古朴淳厚,热闹红火

在歌舞戏曲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中

营造了独一无二的喜迎佳节的热闹氛围

来山西,享韵味

体验年味、年意尽相浓的2023吧

文章内容来源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我在山西等你 | 看完你才知道,原来“晋”彩是真的很精彩!

《满江红》拍摄地,沉寂了2500年的古城火了!碳水之都封神!

16000只西伯利亚大天鹅山西黄河湿地越冬

山西文旅网 

山西文旅网依托山西丰富的地上旅游文化资源,致力于将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山西文旅网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